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传承古老技艺 焕发时代魅力
□苏报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 苏报通讯员 狮萱
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苏派鸟笼、石湖串月、吴歌《赵圣关》、摩崖石刻等一批非遗文化、民族文化在此生根。经由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以刀为画
续写文化力量
金属凿刻,即金属抬凿和錾刻合称。“抬凿”就是将金属皮抬起来,再对抬起的部分进行修凿,使得花纹凸显出来。创作“抬凿”作品需要经过退火、描花、勾线、抬錾等多道工序。“錾刻”,是用小锤垂直敲击凿子,在金属表面上行走出现凹线条,组成图案。
江扬是土生土长的狮山人,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高新区重点文化人才,高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凿刻(抬凿和錾刻)传统技艺传承人。出身于书香世家的他,受家庭工艺美术的影响,自记事起便在与金属工艺打交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师从金属凿刻市级非遗传承人姚士荣,开始了錾刻和抬凿技艺的工艺品制作,到如今,一晃已经二十余年。
金属凿刻技艺需要有扎实的钳工、素描、泥塑等技术基础,且制作技艺难度大、时间长,年轻人中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如今,江扬创立苏州尚艺山房艺术品有限公司,依托实体平台,进一步生产销售工艺美术品,进行金属凿刻非遗保护。2022年,该公司成功入选第四批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属凿刻保护单位。
“抬凿和錾刻是金属工艺里的闪烁奇葩,需要更多的欣赏者和学习者来关注它的艺术光芒,让它走得更有魅力。”江扬希望,他能够通过一笔一刻,将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穿过历史尘埃,散发出不朽的时代魅力。
创新突破
引领中医药文化新风尚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记忆”,在狮山商务创新区,始创于1914年的李良济,穿越时光,正不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2013年,李良济传统中医药膏方制作技艺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种植,对症下药,煎煮取汁,浓缩成膏。如今,“李良济”已成为吴门膏方的代名词,展现着一部活的膏方制作技艺史。“李良济”的师徒传承,更使得吴门中医药的经典古方、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近些年,李良济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建,依托李良济中医药研学基地,组织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增进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该研学基地连续四年荣获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优秀体验站,被评为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区,江苏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有近8000组家庭来这里学习打卡,10万社会各界人士来体验中医药文化。
植根传统,勇于创新。截至目前,李良济共有4家国药馆直营门店,15家商场专柜和药店专柜,在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微信等电商平台也都开设了旗舰店。除此之外,李良济还成立了直播团队,策划推出“名医直播、名人会客厅、节气养生”等栏目,名人大咖、公司高层亲自带货,获得众多粉丝,点燃都市人的养生理念,引领中医药文化新风尚时代。
除此之外,苏州博物馆西馆成为网红打卡地,白马涧龙池景区胜天湖入选苏州最幸福河湖,狮山商务创新区非遗展示厅获评苏州市“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2022年文旅场所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狮山文化广场入选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李良济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获评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狮山街区被授予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活力迸发。
接下来,狮山商务创新区还将深入开展区域文化历史文脉梳理研究,进一步盘活公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辖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